国新办:六大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完美契合低空产业发展

2025-09-12
图片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就,并详细阐述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未来产业重点方向。经笔者深入分析表明,这六大方向与低空产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和产业生态。

未来空间:定义低空经济发展新边界

"未来空间"作为六大方向之一,与低空经济具有最直接的关联性。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高端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UAM)网络——正是"未来空间"产业在低空领域的重要体现。工信部指导地方建设的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中,多个先导区已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应用场景试点。

未来信息:构建低空智能飞行"神经系统"

低空经济的发展极度依赖通信、导航和感知技术。5G-A/6G通信技术为实现无人机超视距高清图传和精准控制提供了可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天基增强服务为低空飞行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算法则赋能自主飞行、集群协同和智能避障能力。这些正是"未来信息"产业重点攻关的方向,共同构成低空安全的"神经系统"。

未来能源:破解低空飞行续航瓶颈

无人机和eVTOL的长航时、高载重能力直接受限于能源技术。更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是突破低空飞行器续航瓶颈的关键。工信部在"未来能源"方向的布局,将直接决定低空航空器的性能边界和商业化前景。

未来制造:夯实低空装备制造基础

"未来制造"方向提到的激光制造技术(用于轻量化、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加工)、智能制造(无人机整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正是实现低空航空器高性能、低成本、规模化制造的基础。中国智能制造成效明显,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为低空装备制造提供了强大支撑。

未来健康:开辟"低空+医疗"新赛道

"低空+医疗"作为"未来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开辟全新的健康服务模式。医疗无人机运输构建了立体化的医疗应急响应体系,为紧急救援、样本转运、器官移植等场景提供"黄金通道"。这项应用融合了生物保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体现了未来健康产业对技术融合创新和提升民生福祉的追求。

技术同源:机器人产业赋能低空智能

人形机器人产业与低空飞行机器人在关键芯片、传感器、伺服电机、智能算法等底层技术上同源共享。工信部提到"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这表明我国在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间接为低空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低空经济是未来产业的综合体现

低空经济不是单一产业,而是多项未来技术融合创新的综合体现。工信部布局的六大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恰好构成了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拼图和政策框架。随着这些未来产业方向的持续深耕和相互融合,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图片

正如李乐成部长所言:"创新投入稳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进入到'跟跑'加快、'并跑'增多、'领跑'涌现的新阶段。"低空经济正是中国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转变的重要赛道之一。


分享